【单选题】不属于置换焊补时常用的置换介质的是()。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答案:B
解析:常用的置换介质有氮气、水蒸气或水等。置换的方法要视被置换介质与置换介质的比重而定,当置换介质比被置换介质比重大时,应由容器或管道的最低点送进置换介质,由最高点向外排放。以气体为置换介质时的需用量一般为被置换介质容积的3倍以上。某些被置换的可燃气体有滞留的性质,或者同置换气体的比重相差不大,此时应注意置换的不彻底或两者相互混合。因此,置换的彻底性不能仅看置换介质的用量,而要以气体成分的化验分析结果为准。以水为置换介质时,将设备管道灌满即可。
【单选题】在气焊气割工艺中,使用的焊丝直径的选择依据是()。
A、焊件的厚度和坡口形式
B、焊件的结构
C、火焰的种类
答案:A
解析:根据焊剂的厚度和坡口形式选择焊丝直径,厚度越大,焊丝直径越粗。在气焊气割工艺中,使用的焊丝直径的选择依据是焊件的厚度和坡口形式。
【单选题】为便于引弧和提高电弧稳定性,直流正接的等离子弧焊工艺中,电极端部应磨成()。
A、20°至60°的夹角
B、<10°的夹角
C、70°至80°的夹角
答案:A
解析:等离子弧钨极特点: (1) 材料:等离子弧电极材质与氩弧电极材质相同,国内主要采用钍钨极、铈钨极,国外还采用锆钨极。 (2) 形状:指钨极端部要求的形状,为便于引弧和提高电弧稳定性,将钨极端部磨成20°?60°夹角的尖状或呈圆台形、大电流时磨成圆台尖锥形。 (3) 许用电流:钨极直径固定后,允许使用的最大电流。
【单选题】射程最远的灭火器是()。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1211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答案:C
解析:二氧化碳灭火器射程为3m;1211灭火器射程为3~4m;泡沫灭火器射程为13.5m。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Al2(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 ↑ 根据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人们研制了各种各样的二氧化碳灭火器,有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及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下面简要介绍泡沫灭火器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泡沫灭火器内有两个容器,分别盛放两种液体,它们是硫酸铝和碳酸氢钠溶液,两种溶液互不接触,不发生任何化学反应。(平时千万不能碰倒泡沫灭火器)当需要泡沫灭火器时,把灭火器倒立,两种溶液混合在一起,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 Al? (SO4)3+6NaHCO3==3Na2SO4+2Al(OH)3↓+6CO? ↑ 除了两种反应物外,灭火器中还加入了一些发泡剂。打开开关,泡沫从灭火器中喷出,覆盖在燃烧物品上,使燃着的物质与空气隔离,并降低温度,达到灭火的目的。由于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泡沫中含有大量水分,它不如二氧化碳液体灭火器,灭火后不污染物质,不留痕迹。
【单选题】乙炔气瓶是贮存和运输乙炔气的专用压力容器,瓶体表面为()。
A、白色
B、黑色
C、天蓝色
答案:A
解析:乙炔气瓶是贮存和运输乙炔气的压力容器,其外形与氧气瓶相似,但比氧气瓶略短(1.12m)、直径略粗(250mm),瓶体表面涂白漆,并印有“乙炔气瓶”、“不可近火”等红色字样。
【单选题】水蒸气二度烫伤的症状是()。
A、坏死性
B、红斑性
C、水泡性
答案:C
解析:红斑性为一度烫伤的症状,坏死性为三度烫伤的症状。水蒸气根据烫伤程度,分三度。 一度伤、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应立即脱去衣袜后,将创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时,再用麻油、菜油涂擦创面。 二度伤、烫伤是真皮损伤,局部红肿疼痛,有大小不等的水泡,大水泡可用消毒针刺破水泡边缘放水,涂上烫伤膏后包扎,松紧要适度。 三度伤、烫伤是皮下,脂肪、肌肉、骨骼都有损伤,并呈灰或红褐色,此时应用干净布包住创面及时送往医院。切不可在创面上涂紫药水或膏类药物,影响病情况观察与处理。 严重伤、烫伤病人,在转送途中可能会出现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按摩。伤员烦渴时,可给少量的热茶水或淡盐水服用,绝不可以在短时间内饮服大量的开水,而导致伤员出现脑水肿。
【判断题】电阻焊时加热时间短,热量集中,热影响区小。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电阻焊加热时间短,热量集中,故热影响区小,变形与应力也小,通常在焊后不必安排校正和热处理工序。
【判断题】钎焊作业安全生产是为了使钎焊作业生产过程在符合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判断题】碳化焰中氧与乙炔的比例小于1。
A、正确
B、错误
答案:A
解析:碳化焰是指氧与乙炔的体积的比值小于1时的混合气燃烧形成的气体火焰,因为乙炔有过剩量,所以燃烧不完全。
【判断题】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优先考虑财产安全。
A、正确
B、错误
答案:B
解析:“安全第一”,就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行“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