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2023年软件水平考试考试《(高级)系统分析师》高频考点学习打卡

|类别:软件水平考试

【单选题】在入侵检测系统中,事件分析器接收事件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入侵行为或异常现象,其常用的三种分析方法中不包括( )。

A、模式匹配

B、密文分析

C、数据完整性分析

D、统计分析

答案:B

解析:入侵检测系统由4个模块组成:事件产生器、事件分析器、事件数据库和响应单元。其中,事件分析器负责接收事件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判断是否为入侵行为或异常现象,其分析方法有以下三种:①模式匹配:将收集到的信息与已知的网络入侵数据库进行比较,从而发现违背安全策略的行为;②统计分析:首先给系统对象(例如用户、文件、目录和设备等)建立正常使用时的特征文件(Profile),这些特征值将被用来与网络中发生的行为进行比较。当观察值超出正常值范围时,就认为有可能发生入侵行为;③数据完整性分析:主要关注文件或系统对象的属性是否被修改,这种方法往往用于事后的审计分析。


【单选题】在采用三级模式结构的数据库系统中,如果对数据库中的表 Emp 创建聚簇索引,那么改变的是数据库的()。

A、模式

B、内模式

C、外模式

D、用户模式

答案:B

解析:数据库采用"三级模式两级映像"的结构: (1)概念模式也称模式,是数据库中全部数据的整体逻辑结构的描述。(2)外模式也称用户模式或子模式,是用户与数据库系统的接口,是用户用到的那部分数据的描述。(3)内模式也称存储模式,是数据库在物理存储方面的描述,定义所有内部记录类型、索引和文件的组织方式,以及数据控制方面的细节。(4)两级映像:①模式/内模式映象存在于概念级和内部级之间,用于定义概念模式和内模式之间的对应性。②外模式/模式映象存在于外部级和概念级之间,用于定义外模式和概念模式之间的对应性。聚簇索引也叫簇类索引,是一种对磁盘上实际数据重新组织以按指定的一个或多个列的值排序,它改变的是数据库的内模式。


【单选题】以下关于系统调查时所画的系统组织结构图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组织结构图中,需要根据系统功能将组织结构重新划分

B、根据系统分析的范围,组织结构图只要描述与系统有关的部分

C、组织结构图中需要标明行政隶属关系

D、组织结构图中需要标明信息、物质、资金的流动关系

答案:A

解析:组织结构是一个企业内部部门的划分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组织结构图,它将企业分成若干部分,标明行政隶属关系。组织结构图是一种类树结构,树的分枝是根据上下级和行政隶属关系绘制的。


【单选题】项目可行性是指企业建设该项目的必要性、成功的可能性以及投入产出比与企业发展需要的符合程度。其中,(请作答此空)可行性分析主要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项目建成后可能的经济收益;()可行性包括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使用人员的素质和培训要求等,可以细分为管理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

A、技术

B、经济

C、环境

D、用户使用

答案:D

解析:可行性是指在企业当前的条件下,是否有必要建设新系统,以及建设新系统的工作是否具备必要的条件。也就是说,可行性包括必要性和可能性。参考国家标准《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在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可行性研究通常从经济可行性、技术可行性、法律可行性和用户使用可行性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经济可行性通常被认为是项目的底线。1.经济可行性经济可行性也称为投资收益分析或成本效益分析,主要评估项目的建设成本、运行成本和项目建成后可能的经济收益。多数项目只有建设成本能控制在企业可接受的预算内的时候,项目才有可能被批准执行。而经济收益的考虑则非常广泛,可以分为直接收益和间接收益、有形收益和无形收益,还可以分为一次性收益和非一次性收益、可定量的收益和不可定量的收益等。要注意的是,在系统开发初期,由于用户需求和候选系统方案还没有确定,成本不可能得到准确的估算。因此,此时的经济可行性分析只能大致估算系统的成本和收益,判断信息系统的建设是否值得。2.技术可行性技术可行性也称为技术风险分析,研究的对象是信息系统需要实现的功能和性能,以及技术能力约束。技术可行性主要通过考虑以下问题来进行论证:(1)技术:现有的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是否足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2)资源:现有的资源(例如,掌握技术的员工、企业的技术积累、构件库、软硬件条件等)是否足以支持项目的实施。(3)目标:由于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项目的目标是比较模糊的,因此技术可行性最好与项目功能、性能和约束的定义同时进行。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调整项目目标和选择可行的技术体系都是可以的,而一旦项目进入开发阶段,任何调整都意味着更多的开销。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技术可行性绝不仅仅是论证在技术手段上是否可实现,实际上包含了在当前资源条件下的技术可行性。例如,开发一个计算机操作系统对于美国微软公司来说,这是可行的,但对其他绝大多数企业来说,这都是不可行的。投资不足、时间不足、预设的开发目标技术难度过大、没有足够的技术积累、没有熟练的员工可用、没有足够的合作企业和外包资源积累等都是技术可行性的约束。实践证明,如果只考虑技术实现手段而忽视企业当前的资源条件和环境,从而对技术可行性分析得出过于乐观的结果,将会对后期的项目实施导致灾难性后果。对于技术的选择,有的企业钟情于新技术,有的则喜欢使用成熟的技术。具体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例如,开发环境、开发人员的素质、系统的性能要求等)进行决策,但通常的建议是尽可能采用成熟的技术,慎重引入先进技术。IT业界流行的诙谐语"领先一步是先进,领先两步是先烈"讲的就是对技术的选择原则。3. 法律可行性法律可行性也称为社会可行性,具有比较广泛的内容,它需要从政策、法律、道德、制度等社会因素来论证信息系统建设的现实性。例如,所开发的系统与国家法律或政策等相抵触,在政府信息化的领域中使用了未被认可的加密算法,未经许可在产品中使用了其他企业的被保护的技术或构件等,这样的项目在法律可行性上就是行不通的。4.用户使用可行性用户使用可行性也称为执行可行性,是从信息系统用户的角度来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包括企业的行政管理和工作制度、使用人员的素质和培训要求等,可以细分为管理可行性和运行可行性。(1)管理可行性。管理可行性是指从企业管理上分析系统建设可行性。主管领导不支持的项目一般会失败,中高层管理人员的抵触情绪很大,就有必要等一等,先积极做好思想工作,创造条件。另外,还要考虑管理方法是否科学,相应的管理制度改革的时机是否成熟,规章制度是否齐全等。(2)运行可行性。运行可行性也称为操作可行性,是指分析和测定信息系统在确定环境中能够有效工作,并被用户方便使用的程度和能力。例如,ERP系统建成后的数据采集和数据质量问题,企业工作人员没有足够的IT技能等。这些问题虽然与系统本身无关,但如果不经评估,很可能会导致投入巨资建成的信息系统却毫无用处。运行可行性还需要评估系统的各种影响,包括对现有IT设施的影响、对用户组织机构的影响、对现有业务流程的影响、对地点的影响、对经费开支的影响等。如果某项影响会过多改变用户的现状,需要将这些因素作进一步的讨论并和用户沟通,提出建议的解决方法。否则,系统一旦建成甚至在建设过程中,就会受到用户的竭力反对,他们会抵制使用系统。


【单选题】软件著作权产生的时间是( )。

A、软件首次公开发表时

B、开发者有开发意图时

C、软件得到国家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认可时

D、软件开发完成时

答案:D

解析:著作权在创作作品完成时自动取得。


【单选题】前趋图是一个有效无环图,记为→={pi,pj,pi完成时间先于pj开始时间}。假设系统中进P={p1,p2,p3,p4,p5,p6,p7,p8},且进程的前趋图如下。那么该前驱图可记为( )图中(请作答此空)

A、存在着十个前驱关系。p1为初始节点。p2p4为终止节点。

B、存在着两个前驱关系。p6为初始节点,p2p4为终止节点。

C、存在着九个前驱关系。p6为初始节点,p8为终止节点。

D、存在着十个前驱关系。p1为初始节点,p8为终止节点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前趋图相关知识。前趋图标记规则:从小到大。使用排除法,解题思路如下:1)A选项,(P5,P8)不存在,排除2)C选项,(P2,P3)缺失,排除3)D选项,(P2,P4)不存在,排除4)只剩下B选项,经检验,正确。观察B选项,共有10对前驱关系,P1为初始节点,P8为终止节点。


【单选题】ICMP协议属于英特网中的(请作答此空)协议,ICMP协议数据单元封装在( )中传送。

A、数据链路层

B、网络层

C、传输层

D、会话层

答案:B

解析: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与IP协议同属于网络层,用于传送有关通信问题的消息,例如数据报不能到达目标站,路由器没有足够的缓存空间,或者路由器向发送主机提供最短通路信息等。ICMP报文封装在IP数据报中传送,因而不保证可靠的提交。ICMP报文有11种之多,报文格式如下图所示。其中的类型字段表示ICMP报文的类型,代码字段可表示报文的少量参数,当参数较多时写入32位的参数字段,ICMP报文携带的信息包含在可变长的信息字段中,校验和字段是关于整个ICMP报文的校验和。


【单选题】某项目有 A~H 八个作业,各作业所需时间(单位:周)以及紧前作业如下表 该项目的工期为( )周。如果作业C 拖延3 周完成,则该项目的工期(请作答此空)

A、不变

B、拖延1周

C、拖延2周

D、拖延3周

答案:C

解析: 画出网络图可知,ADFH为关键路径,工期为1+5+6+1=13。若C拖延3周,关键路径变为ACEH,工期为1+6+7+1=15,总体拖延2周。


【单选题】面向对象动态分析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显示对象在系统运行期间不同时刻的动态交互。其中,交互模型包括( ),其他行为模型还有(请作答此空)。

A、顺序图和协作图

B、顺序图和状态图

C、协作图和活动图

D、状态图和活动图

答案:D

解析:面向对象分析产生三种分析模型 :1. 对象模型:对用例模型进行分析,把系统分解成互相协作的分析类,通过类图/对象图描述对象/对象的属性/对象间的关系,是系统的静态模型 2. 动态模型: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通过时序图/协作图描述对象的交互,以揭示对象间如何协作来完成每个具体的用例,单个对象的状态变化/动态行为则可以通过状态图(活动图)来表达 。3. 功能模型:功能模型表示变化的系统的“功能”性质,它指明了系统应该“做什么”,因此更直接地反映了用户对目标系统的需求。功能模型指明了系统应该“做什么”;动态模型明确规定了什么时候(即在何种状态下接受了什么事件的触发)做;对象模型则定义了做事情的实体。


【单选题】假设磁盘块与缓冲区大小相同,每个盘块读入缓冲区的时间为 16us, 由缓冲区送至用户区的时间是 5us,在用户区内系统对每块数据的处理时间为 1us.若用户需要将大小为 10 个磁盘 块的 Doc1 文件逐块从磁盘读入缓冲区,并送至用户区进行处理,那么采用单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 ( )us: 采用双缓冲区需要花费的时间为(请作答此空)us.

A、160

B、161

C、166

D、211

答案:C

解析:这是一个简单的缓冲区的问题。由于缓冲区的访问是互斥的,所以对单一缓冲区,从磁盘写入和读出到用户区的操作必须串行执行,也就是要保证互斥操作。而CPU对数据的分析与从用户区读数据也是需要互斥操作,但是CPU分析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操作可以并行。从本题看,由于分析所用的时间小于从磁盘写入缓冲区的时间,因此,CPU会空闲。单缓冲区的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缓冲区读出时间)×10+CPU处理最后一块数据的时间=(16+5)×10+1=211μs。当采用双缓冲区时,每块缓冲区的操作也必须满足互斥操作,但是,对两块缓冲区的操作却可以并行,所以,当第一个缓冲区写满以后,磁盘紧接着写另一个缓冲区,同时,前一个已经满了的缓冲区被读出到用户区,并立即进行CPU的数据分析。读出操作和数据分析必须互斥进行,故,从时间上看,当数据被读出并分析后,恰好另一个缓冲区也写满了,可以立即进行读出数据到用户区并进行数据分析。两块缓冲区交替进行读写,直到数据分析完毕,因此,总时间=(磁盘写入缓冲区时间)×10+读出最后一块数据时间+CPU分析最后一块数据时间=(16)×10+5+1=166s。